党团班建设|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召开“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团日活动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5-04-10浏览次数:

为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引导同学们深入学习雷锋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大家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各班组织开展了“弘扬雷锋精神”主题班会。

生工2401班

活动通过主题宣讲会、观看雷锋事迹纪录片等环节,向青年详细介绍雷锋的生平与精神内涵。据活动反馈数据,参与活动的青年对雷锋精神的知晓率从活动前的70%提升到95%,90%的参与者表示对雷锋精神有了更深刻理解,可见在传承雷锋精神目标上完成度较高。

设置志愿服务实践环节,引导青年在帮助他人过程中体会奉献价值。活动结束后问卷调查显示,85%的青年表示更愿意主动关心他人、参与公益,说明大部分青年在价值观塑造上受到积极影响,该目标达成效果显著。

生工2402班

通过系列活动,让雷锋精神在青年群体中传承,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实践能力,引领良好社会风尚。

将雷锋精神融入青年成长,使青年在多元思潮下,坚守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价值观,明晰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的紧密联系,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组织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为青年提供实践平台,让他们在奉献中锻炼沟通、协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积累社会经验,全面提升综合素质。发挥青年的活力与创造力,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温暖,吸引更多人加入公益行列,改善社会风气,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互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雷锋精神是时代的精神丰碑,组织青年参与活动,能够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语境下持续传承、不断发展,赋予其新的活力与内涵。

生物2401班

在活动开始之际,一场精心筹备的雷锋精神主题班会拉开序幕。同学们纷纷踊跃上台,分享着那些耳熟能详却依旧触动人心的雷锋故事,从雷锋雨夜送大嫂回家,到他在工作中忘我的干劲。分享过后,大家围坐一团,热烈交流内心感悟,有人感慨于雷锋对他人纯粹的关怀,有人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中获得职业规划的启发,每个人都在交流中深化着对雷锋精神的理解。通过此次活动,班级同学的凝聚力显著增强,以往不太熟络的同学在合作中变得亲密无间。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大幅提升,真切领悟到奉献的价值。今后,我们会继续开展此类活动,积极创新形式,努力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激励更多同学践行善举,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

生物2402班

通过对雷锋精神的深入探讨和学习,引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在学雷锋纪念日开展活动,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促进了班级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激发同学们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鼓励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生物2403班

在本次弘扬雷锋精神的活动中,同学们全身心投入丰富多元的志愿服务与学习交流,从理论到实践,深度领会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大家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显著提升,不再局限于个人发展,而是积极投身国家和社会事务,或是参与环保公益,或是助力社区服务,以点滴行动汇聚奉献力量。同时,团组织以活动为纽带,团员间协作愈发紧密,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增强,为团员青年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

生物2404班

本次学习雷锋精神团日活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团员青年深入理解和践行雷锋精神。活动以解读雷锋精神主题为开端,引导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及其重要性。从个人层面看,帮助团员青年深刻领悟雷锋精神,在讨论分享中深化对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内涵的理解,从而树立正确价值观,提升思想境界。在团队方面,主题班会的互动环节,极大增强了班级凝聚力,促进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团结友爱的班级氛围。还组织了雷锋精神主题讨论与分享会,鼓励大家交流感悟。整个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践行动相结合,增强班级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

食品2401班

在本次弘扬雷锋精神活动中,成效十分显著。从思想层面看,各类主题讲座、交流分享会,使大众对雷锋精神的领悟远超预期,思想得到极大升华。在行为实践方面,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促使学生踊跃参与,服务时长与质量都很有成效。展望未来,为了让雷锋精神更具活力、长久传承,我们还得在创新活动形式上大胆探索,在建立合理机制上努力,使其更自然地融入日常校园生活。

结语

在这次系列活动中,各班级积极探索、创新实践,青年学子们在雷锋精神的滋养下收获颇丰。从对雷锋精神知晓率、理解度的提升,到社会责任感增强、积极投身公益,每一份努力都见证着雷锋精神的蓬勃生命力。希望同学们能把雷锋精神融入日常、化作经常,用青春的热情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未来,让我们继续携手,让雷锋精神在校园中处处绽放,用奉献与担当为社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温暖力量!

(图文编辑 | 张菡奚 责任编辑 | 宋越 初审|刘人宁 复审|孙京南 终审|孟祥安)